一色
拼音:yī sè
注音:一 ㄙㄜˋ
词性: 形容词

一色的意思

词语解释:

①一种颜色:水天一色|秋水共长天一色。②一样:霁月光风一色新|参加晚宴的来宾一色西装革履。

引证解释:

⒈ 单色;一种颜色。

《汉书·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駮。”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宋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诗:“明月浄松林,千峰同一色。”
峻青《烟墩》:“你站立墩上,凭堞远眺,俯瞰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沧海,遥瞻那峰峦千里岚气迷蒙的群山。”

⒉ 一种;一类。

《唐六典·户部尚书·金部郎中》:“开元二十年敕,以为﹝俸食﹞名目虽多,料数先定,既烦案牘,因此生姦,自今以后,合为一色,都以月俸为名。”
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望请命妇会於别殿;九部乐从东门入;散乐一色,伏望停省。”

⒊ 谓全部一样。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梔子》“粱米第一,粟米第二”原注:“必用一色纯米,勿使有杂。”
金元好问《雪岩》诗:“贞松劲柏四时春,霽月光风一色新。”
郁达夫《迟桂花》:“这沉静清彻的声气,也和翁则生的一色而没有两样。”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土改时,我分一幢地主的横屋,一色的青瓦。”

国语词典:

颜色相同。

如:「一色礼物」。

词语翻译

德语
monochrom (Adj)​, monochromatisch (Adj)​
法语
uniforme, homogène

网络解释:

一色 (汉语词语)

  • 一色,出自《汉书·梅福传》意为,单色;一种颜色。
    • 1、站在岳阳楼上,看洞庭湖水天一色,朦胧中显现出许多神秘。
    • 2、放眼看去,江天一色,只有几只海鸥在水天间飞来飞去。
    • 3、片的春花,赏着一色的春草,不知觉,就到了目的地。
    • 4、四月的风拂过,山峦沉稳,微笑地面对着我。在他怀里,随风翻飞的是深深浅浅的草叶,一色的枝柯。
    • 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6、玻化抛光砖由陶质砖加以玻璃纤维经过三次烧制而成,砖面与砖体成一色,砖体更坚实、耐磨。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sè,shǎi
    • 注音ㄙㄜ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CB
    • 五行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shǎi

    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