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
拼音:yī jǔ
注音:一 ㄐㄨˇ
词性: 名词

一举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举yījǔ

(1) 一次行动

一举歼灭来犯之敌
at one stroke;with one action

引证解释:

⒈ 谓一次行动。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
唐骆宾王《荡子从军赋》:“楼船一举争沸腾,烽火四连相隐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他盘算了一天一夜,得了一个妙计,以为非但得差,就是得缺升官,也就在此一举的了。”
老舍《骆驼祥子》十四:“﹝他﹞继而一想,今天这一举,可是得罪了许多人。”

⒉ 谓鸟类一飞。参见“一举千里”。

汉贾谊《惜誓》:“黄鵠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紆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宋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诗:“弋人悵何慕,一举渺江海。”

⒊ 古代称一次杀牲陈设盛馔为“一举”。

《周礼·天官·膳夫》:“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
郑玄注:“杀牲盛饌曰举。王日一举以朝食也。”

⒋ 谓举起一次。

《北齐书·和士开传》:“士开有难色。是人云:‘此物甚易与,王不须疑惑,请为王先尝之。’一举便尽。”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公子端起盅子来,虚举了一举,就放下了。”

⒌ 一次应试。参见“一举成名”。

唐韩愈《赠张童子序》:“张童子生九年,自州县达礼部,一举而进立于二百之列。”
唐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几年深道要,一举过贤关。”
唐薛用弱《集异记·王维》:“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

国语词典:

一种举动、一次行动。

网络解释:

一举

  • 一举,拼音yī j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 1、你所干的那件事可是一举两得。
    • 2、战事一举,他立即整装返国投笔从戎。
    • 3、我军战士乘机反攻,一举夺取了制高点。
    • 4、中国女排势如破竹,一举击败了各支强队,夺得了冠军。
    • 5、如此刻苦读书是为今后的一举成名。
    • 6、这简直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
    • 注音ㄐㄩ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WFH
    • 五行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