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失
拼音:wú shī
注音:ㄨˊ ㄕ

无失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没有失误。 2.不遗漏。 3.没有损失。 4.佛教指酒戒五神之一。

引证解释:

⒈ 没有失误。

《老子》:“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官制象天》:“立成数以为植而四重之,其可以无失矣。”

⒉ 不遗漏。

《文献通考·经籍十三》:“顾读者不深考其间,虽或有得於此者,而又不能无失於彼。”

⒊ 没有损失。

清吴骞《扶风传信录》:“次夜,果有偷匿后园竹中,知有备,无失。”

⒋ 佛教指酒戒五神之一。

《法苑珠林》卷一〇五:“饮酒戒有五神:一名清素,二名不醉,三名不乱,四名无失,五名护戒。”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WI
  • 五行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