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体
拼音:shèng tǐ
注音:ㄕㄥˋ ㄊ一ˇ

圣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圣体shèngtǐ

(1) 旧指封建国家皇帝的身体

emperor's body

(2) 天主教徒在做弥撒时把面饼代表耶稣的身体,称为“圣体”,教徒领食,称为“领圣体”

symbol of Jesus' body

引证解释:

⒈ 旧称皇帝身体。亦借指皇帝。

《汉书·王嘉传》:“今圣体久不平,此臣嘉所内惧也。”
三国魏曹植《冬至献袜颂》:“南闚北户,西巡王城,翱翔万域,圣体浮轻。”
唐元稹《贺圣体平复御紫宸殿受朝贺表》:“昨者圣体不安,纔经累日,穆卜罔害,勿药有瘳,此所以表北极之长尊,配南山而永固者也。”
《宣和遗事》后集:“汪佰彦、黄潜善从容言於上曰:‘上皇之子三十人,今所在者惟圣体耳。’”

⒉ 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eucharist。意为“感谢祭”。天主教、东正教圣事之一。传说耶稣受难前夕与门徒聚餐时,曾以面饼和葡萄酒象征自己的身体和血分给门徒们领食。至今教徒们以在弥撒时领食面饼和葡萄酒为圣事之一。宗教改革运动后,新教各派改称圣餐。

⒊ 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host。意为“牺牲”。天主教称弥撒时经神父祝圣后由教徒领食的面饼。

网络解释:

圣体

  • 圣体圣事:耶稣最后的晚餐时,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门徒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弃的。你们应为纪念我而行此礼。”晚餐以后,耶稣同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为你们流出的血而立的新约。”(路廿二19-20)。教会举行此成圣体礼称为举行(作)感恩祭。弥撒中的圣体圣事是纪念基督的死亡及复活,是敬礼的巅峰和泉源,是最崇高的圣事-因基督自己兼作奉献和牺牲(食粮),也是其它圣事及使徒工作的连系中心(法典897)。弥撒中祝圣圣体、圣血后,司祭和教友领受此圣饼(圣血)称为领圣体(圣血);敬礼此圣饼(圣血)称为朝拜耶稣圣体。
    • 1、?:慈悲耶稣永生之父,我把你至爱之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圣体、圣血、灵魂及天主性奉献给你,以赔补我们及普世的罪过。
    • 2、皇考宵旰焦劳,更兼口外严寒,以致圣体违和,竟于本年七月十七日,龙驭上宾,朕抢地呼天,五内如焚,追思载垣等从前蒙蔽之罪,非朕一人痛恨,实天下臣民所痛恨者也。
    • 3、永生之父,我把你至爱之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圣体,圣血,灵魂及天主性奉献给你,以赔补我们及普世的罪过。 
    • 4、帝轩,一个碌碌无闻的小人物,当获得一个神秘戒指中的老者指点开始步步走向强者之路,天才,算什么,我乃是天道圣体!看帝轩如何成为大陆的最强者!
    • 5、那种对"神坛上极其崇高的圣体"所犯的罪行,虽是偶然发生的,但在那两位圣女看来,却认为不该就那样草草了事,她们认为只有在某个女修院里进行"永恒的敬礼"才能补赎。
    • 6、但这些道痕都仍带有不屈性,它们不是千月感悟出来的,有着一定的抗拒性,时时刻刻都在躁动不安,撕裂开他强健的肌体,一次又一次爆碎圣体

    字义分解

    • 拼音shèng
    • 注音ㄕ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F
    • 五行

    (1)(形)最崇高的:神~。

    (2)(形)称学知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诗~。

    (3)(名)指圣人:~贤。

    (4)(名)封建社会尊称帝王:~旨。

    • 拼音tǐ,tī
    • 注音ㄊㄧˇ,ㄊㄧ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SGG
    • 五行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