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是揽非
拼音:zhāo shì lǎn fēi
注音:ㄓㄠ ㄕˋ ㄌㄢˇ ㄈㄟ
词性: 成语

招是揽非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招是惹非。

引证解释:

⒈ 犹招是惹非。

《说岳全传》第十一回:“忽听得有人叫道:‘ 岳相公在那里?’ 牛皋听得,便喊道:‘在这里。’ 岳大爷道:‘你又在此招是揽非了。’”

国语词典:

无故招引事端。如:「你又在招是揽非了!小心舌头打结。」也作「招是惹非」。

招是揽非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zhāo
  • 注音ㄓㄠ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VKG
  • 五行

(1)(动)打手势叫人来。

(2)(动)广告或通知的方式使人来。

(3)(动)引来(不好的事物):~苍蝇|~灾。

(4)(动)惹;招惹:这孩子爱哭;别 ~他。

(5)(动)惹:这孩子真~人喜欢。

(6)(Zhāo)姓。

(7)(动)承认罪行:~供。

(8)同“着”(zhāo)。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JGHU
  • 五行

[ shì ]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

  • 拼音lǎn
  • 注音ㄌㄢ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RJTQ
  • 五行

(1)(动)用胳膊搂:母亲把孩子~在怀里。

(2)(动)用绳子等捆:把车上的柴火~上点。

(3)(动)把事情拉到自己这方面来:包~|他把责任都~到自己身上了。

(4)(动)把持:独~大权。

  • 拼音fēi
  • 注音ㄈ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DJDD
  • 五行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