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衙
拼音:sàn yá
注音:ㄙㄢˋ 一ㄚˊ

散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衙参已散。

引证解释:

⒈ 谓衙参已散。参见“衙参”。

明沉周《暮投承天习静房与老僧夜酌复和清虚堂韵》:“临昏细雨如撒沙,城中官府已散衙。”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疑狱》:“散衙后,差妥役立拨一签珠标,速唤某村某日夜巡更人等於次日早回话。”

国语词典:

衙参已散,犹今之下班。

网络解释:

散衙

  • 散衙,拼音是sàn yá,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衙参已散。
  • 字义分解

    • 拼音sàn,sǎn
    • 注音ㄙㄢˋ,ㄙㄢ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ETY
    • 五行

    sà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2.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

    3. 排遣:散心。散闷(mèn)。

    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sǎn

    1. 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3. 零碎的:散碎。散装。散页。

    4. 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

    • 拼音
    • 注音ㄧㄚ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GKH
    • 五行

    (名)衙门:~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