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辞
拼音: | bài cí |
注音: | ㄅㄞˋ ㄘˊ |
拜辞的意思
词语解释:
拜辞
(1) 辞别;告别——用作敬词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拜词”。行拜礼辞别。
引《南史·王弘传》:“弘时丧居,独道侧拜辞,攀车涕泣,论者称焉。”
《敦煌曲子词·捣练子》:“堂前立,拜词娘,不角(觉)眼中泪千行。”
《水浒传》第二二回:“﹝宋江、宋清﹞都出草厅前,拜辞了父亲宋太公。”
⒉ 用为辞别的敬词。
引唐元稹《莺莺传》:“一昨拜辞,倏逾旧岁。”
⒊ 表示谢绝。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当时唐明皇宠了杨贵妃,把梅妃江采苹贬入冷宫,后来思想他,惧怕杨妃不敢去,将珠子一封,私下赐与他。
引梅妃拜辞不受。”
国语词典:
告辞道别的敬词。
网络解释:
拜辞
- 1、拜辞了翠裙红袖簇,朱唇皓齿扶。
- 2、六耳猕猴无奈,只得拜辞了秦华,回花果山隐居不提。
- 3、拜辞濮灵下山之后,一路上玉生思绪万千,那钱斯乃是星域守护强神。
- 4、嗣王臣义庆受任西夏,灵寝暂移,先帝亲枉銮舆,拜辞路左,恩冠终古,事绝常班。
- 5、次日,南宫长乐和梅三娘拜辞张武,说要回转西塘。
- 6、说罢,放声痛哭起来,惺惺作态大一阵子,才拜辞灵帝,出宫回府。
字义分解
- 拼音bài,bái
- 注音ㄅㄞ
- 笔划9
- 繁体拜
- 五笔RDFH
bài
1.过去表示敬意的礼节:对~。叩~。跪~。引恭敬地:~托。~访。~望。~请。[礼拜]宗教徒对神敬礼或祷告。转周、星期的别称。
2.行礼祝贺:~年。~寿。
3.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结成某种关系:~将。~师。
bái[拜拜](外)再见。引结束某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