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
拼音: | bù shí |
注音: | ㄅㄨˋ ㄕˊ |
不识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知道,不认识。
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
不处理,不主持。识,通“职 ”。
引证解释:
⒈ 不知道,不认识。
引《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韩愈《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⒉ 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
引《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国语词典:
不认识。
网络解释:
不识
- 1、老婆婆目不识丁,但歌仔戏文却可全本地背诵。
- 2、在今天,研究文学几乎等于不识时务。
- 3、现代教育如此普及,还有目不识丁纺人吗?
- 4、昨天晚上我才发现自己既失职又有眼不识泰山。
- 5、刚才我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恕罪!
- 6、我是一个有眼不识泰山的小人,罪该万死。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不识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