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操
拼音: | bān cāo |
注音: | ㄅㄢ ㄘㄠ |
班操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明时卫所军队轮班上京师操练的制度。
引证解释:
⒈ 指明时卫所军队轮班上京师操练的制度。
引《明史·兵志二》:“﹝万历﹞四十年,给事中麻僖请恤班操之苦。”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一》:“中都、大寧、山东、河南附近衞所,轮班上操,春班以三月至八月还,秋班以九月至二月还,有月粮,有行粮,一人兼二人之食,是岁有二十餘万不耕而食之军矣。此又衞所之制破坏於班操者也。”
网络解释:
班操
字义分解
- 拼音bān
- 注音ㄅㄢ
- 笔划10
- 繁体班
- 五笔GYTG
- 五行水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5. 定时开行(
)的:班车。班机。班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
7. 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班兵。
8. 古同“斑”,杂色。
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