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辖
拼音:gāng xiá
注音:ㄍㄤ ㄒ一ㄚˊ

纲辖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朝廷中枢总要之职。唐宋多指尚书省执政官。

引证解释:

⒈ 朝廷中枢总要之职。 唐宋多指尚书省执政官。文昌,尚书省的别称。 陆佃任尚书右丞, 宋代为执政官之一,故称。

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卿达识周材,义方敬直,故輟纲辖之重,以处方面之权。”
宋苏辙《苏颂免尚书左丞不许不允批答》:“擢寘纲辖之地,以为先后之寄。”
宋周密《齐东野语·父执之礼》:“崇寧间, 陆佃农师在政府日,有大卿岑象先嵓起,於农师为父执。一日来访,延之堂奥,具冠裳拜之。既而岑作手简来谢云:‘……然大将军有揖客,古人以为美谈,今文昌纲辖(指陆佃 )有受拜客,顾不美於前人乎?’”

网络解释:

纲辖

  • gāng xiá ㄍㄤ ㄒㄧㄚˊ
  • 朝廷中枢总要之职。
  • 字义分解

    • 拼音gāng
    • 注音ㄍㄤ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MQY
    • 五行

    (1)(名)提网的总绳(多用于比喻):~目|提~挈领|~举目张。

    (2)(名)比喻事物最主要的部分(多指文件或言论):~领|大~|提~。

    (3)(名)生物学中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纲;如苔藓植物门分为苔纲和藓纲;脊椎动物亚门分为鱼、鸟、哺乳等纲。纲以下为目。

    (4)(名)旧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盐~|花石~。

    • 拼音xiá
    • 注音ㄒㄧㄚ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LPDK
    • 五行

    (1)(名)安在车轴末端的挡铁;不让车轮脱落。

    (2)(动)管辖;管理:~区|~境|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