劖刻
拼音:chán kè

劖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刻凿。
峭拔。

引证解释:

刻凿。

清黄宗羲《国卢游录题辞》:“海内寧有两地,乃粗人之游记,妄子之改额,要人之劖刻,皆足以消沉名迹,而流俗之文不与焉。”

峭拔。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韦君绣诗序》:“一咋小住默卿官廨,又识蒋君澹怀 ,读其诗劖刻而不露,举体浑脱,典籍奔走受驱使,以视君绣清迴相轧,而精能过之。” 清纪昀《<陈后山诗钞>序》:“五古劖刻坚苦,出入郊岛之间,意谓孤谐,殆不可攀。其生硬杈枒,则不免江西恶习。”

字义分解

  • 拼音chán
  • 注音ㄔㄢˊ
  • 笔划19
  • 繁体
  • 五笔QKXJ

1.凿;铲。

2.刺。

3.一种用来铲、砍的工具。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NTJ
  • 五行

(1)(动)用小刀子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等。

(2)(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五点一~开车。

(3)(名)时间:顷~|立~|即~|此~。

(4)(形)形容程度极深:深~|~苦。

(5)(形)刻薄:尖~|苛~。

(6)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