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石
拼音: | lóng wěi shí |
注音: | ㄌㄨㄥˊ ㄨㄟˇ ㄕˊ |
龙尾石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石名。产于今江西省·婺源县·龙尾山。乃制上品砚之材料。
引证解释:
⒈ 石名。产于今江西省婺源县龙尾山。乃制上品砚之材料。
引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三:“今歙州之山有石,俗谓之龙尾石。匠铸之砚,其石黑,亚於端。”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四》:“新安龙尾石,性皆润泽,色俱苍黑縝密,可以敌玉,滑腻而能起墨,以之为研,故世所珍也。”
网络解释:
龙尾石
龙尾石,产自江西婺源东北部龙尾山。岩石形成于1350百万年前,属于元古界震旦系上板溪群的浅变质岩层。婺源古时属于安徽歙(读:射she)洲。当时产品习惯以州名物,故古时称“歙石”,制成的砚也称“歙砚”。婺源龙尾山是中国四大名砚——歙砚的矿石生产基地,歙砚的根源就在婺源。龙尾石有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等五大类石品。字义分解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wěi,yǐ
- 注音ㄨㄟ,ㄧˇ
- 笔划7
- 繁体尾
- 五笔NTFN
wěi
1.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
2. 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
3. 在后面跟:尾随。尾追。
4. 量词,指鱼:三尾鱼。
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yǐ1. 特指马尾(wěi )巴上的毛:马尾罗。马尾儿提豆腐―提溜不起来。
2. 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三尾儿(雌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