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qǐng hé |
注音: | ㄑ一ㄥˇ ㄏㄜˊ |
请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求和。
引《左传·襄公四年》:“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傕使公卿诣汜请和, 汜执之。”
清马建忠《巴黎复友人书》:“而所征国都有各不相下之心,无割地请和之説,交涉之道犹未起也。”
国语词典:
请求重修旧好。
如:「他既诚心请和,你又何必为难他呢?」
网络解释:
请和
- 1、学校每年还组织集体办理居留证申请和延期手续以上详细情况请咨询各自主管教师。
- 2、第二章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
- 3、乙支文德佯为请和,宇文述见将士疲惫已极,且军中粮尽,平壤城又坚固难拔,遂被迫还师。
- 4、在申请和维护成员资格,申请者应允诺促进俱乐部的目标并按照本规范的指引来规范其繁殖行为。
- 5、现在请和我一起对奇才队及其代表的历史性访问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 6、姜斌强调,中秋节和国庆期间,一律不准用公款搞相互宴请和送礼。
字义分解
- 拼音qǐng
- 注音ㄑㄧㄥˇ
- 笔划10
- 繁体請
- 五笔YGEG
- 五行金
(1)(动)请求:~教|~假。
(2)(动)邀请;聘请:~客|~医生。
(3)(副)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您~坐|~准时出席。
(4)(动)旧时指买香烛、纸马、佛龛。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和
- 五笔TKG
hé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hè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hú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