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夏
拼音:sòng xià
注音:ㄙㄨㄥˋ ㄒ一ㄚˋ

送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送别夏天。
旧俗嫁女之后,逢夏季赠送夏令用物给女与婿,谓之'送夏'。
指农家于夏忙结束后走访亲友。

引证解释:

⒈ 谓送别夏天。

晋潘尼《七月七日侍皇太子宴玄圃园诗》:“朱明送夏, 少昊迎秋。”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送夏蚤秀,迎秋晚成。”

⒉ 旧俗嫁女之后,逢夏季赠送夏令用物给女与婿,谓之“送夏”。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妇女》:“《金陵杂誌》:‘送夏……女儿出阁后,一逢夏日,即送壻与女罗纱之衣。’”

⒊ 指农家于夏忙结束后走访亲友。

贾平凹《浮躁》六:“麦子全部收清后……点种了包谷,开始了一年一度蒸了新麦面的馍馍走亲访友的送夏了。”

网络解释:

送夏

  • 汉族岁时旧俗。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凡嫁女之家,在嫁女后的第一个夏季,要送给女儿女婿夏令用品,称“送夏”。因地域不同,送的日期和所送物品也不同。安徽芜湖是在农历四月初一,嫁女之家摘樱桃、桑葚、玫瑰花以及枕头、竹席等用品送至婿家。安徽江淮地区在端午节,送的是单衣四件,应时糕点四色。
  • 字义分解

    • 拼音sòng
    • 注音ㄙㄨㄥ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DPI
    • 五行

    (1)(动)传送。

    (2)(动)把东西运去或拿去给人:~报|~款。

    (3)(动)赠送:奉~|~礼。

    (4)(动)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客|~朋友。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HTU
    • 五行

    (1)(名)夏季:~日。

    (2)(名)朝代名;禹所建:~朝。

    (3)(名)指中国:华~。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