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笔
拼音:rùn bǐ
注音:ㄖㄨㄣˋ ㄅ一ˇ

润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润笔rùnbǐ

(1) 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

特地托人到上海去,出了一块洋钱润笔求来的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remuneration for a writer,painter or calligrapher

引证解释:

⒈ 唐宋翰苑官草制除官公文,例奉润笔物。后泛指付给作诗文书画之人的报酬。

《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詔书, 高熲戏谓译曰:‘笔乾。’ 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唐殷文圭《贻李南平》诗:“润笔已曾经奏谢,更飞章句问张华。”
《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爷少不得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併送来。”
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投稿的地方,先定为《幸福月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的丰。”

国语词典:

隋文帝命李德林作诏书恢复郑译爵位,高颎乃戏译说:「笔干」,译则回答说:「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典出《隋书.卷三八.郑译传》。后指请人家写文章、作画、写字的酬劳。唐.殷文圭〈贻李南平〉诗:「润笔已曾经奏谢,更飞章句问张华。」也作「润资」。

网络解释:

润笔

  • 润笔,是指拿毛笔泡水这个动作,使用毛笔时通常会先用水泡一泡,把笔毛泡开、泡软,这样毛笔较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因此,后来“润笔”被泛指为请人家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
  • 润笔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这种变化在“润笔”这种文学商品化形式上的反映尤其典型。
    • 2、大文豪韩愈受人请托,常常替人写隐恶扬善的墓志铭,这类文章写起来虽然乏味,但也有处,“润笔费”。
    • 3、当然,润笔之资无需担心,我会按照藏地游历画家中的最高规格支付。
    • 4、夜色入砚勾勒出倦意微凉,烹香泉煎新茶与月共赏,润笔描摹天阔水悠长,清风儿兜转松墨香。
    • 5、这位崔光同志幼年家贫,嗜书学,后为人撰写书稿,以润笔之资赡养父母。
    • 6、果然是佳作吗?香君姑娘是不是也打算包几十两润笔之资予我呢?

    字义分解

    • 拼音rùn
    • 注音ㄖ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UGG
    • 五行

    (1)(形)细腻光滑;滋润:光~|~泽。

    (2)(动)加油或水;使不干枯:浸~|~嗓子。

    (3)(动)使有光彩(指修改文章):~色|~饰。

    (4)(名)利益;好处:分~|利~。

    • 拼音
    • 注音ㄅ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TFN
    • 五行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