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iǎn jiàng chún |
注音: | ㄉ一ㄢˇ ㄐ一ㄤˋ ㄔㄨㄣˊ |
点绛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点絳脣”。 词调名。后词名取此。又名《点樱桃》。双调,有四十一字、四十二字、四十三字诸体。参阅《词谱》卷四。
引南朝梁江淹《咏美人春游》:“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絳唇。”
⒉ 曲牌名。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仙吕调隻曲》:“按《点絳脣》原出於词体,南调引内,用词之全闕,即《琵琶记》‘月淡星稀’可証。
引元人将词之前半闕通章叶韵,为北调体,即首闕通行之格也。第三闕, 董解元《西厢》係北调,亦用南体,仅见於此。”
网络解释:
点绛唇 (词牌名称)
- 1、晶莹雪飘新婚闹,圣洁婚纱新娘俏。唢呐吹出天仙妹,锣鼓敲出点绛唇。礼炮齐鸣喜庆来,雪花梅花并蒂开。知心郎君洞房外,百媚千娇红头盖。祝:新婚愉快。
- 2、江淹用“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来形容一个游春丽人的容颜,后来这香艳无比的“点绛唇”三字就成了曲调的名字。
- 3、她们鲜衣丽服,轻点绛唇,天然样、淡淡妆,生就的汉家女模样,一笑百媚,翩若惊鸿,舞技舞姿更加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 4、小姑娘在闺房之中点绛唇、品诗书、修女、学礼仪,直到成长为一个美貌与才情并重的佳女子,方才踏出闺房,寻觅良伴,从此相夫教子,安稳一生。
- 5、猜拳饮酒,吟诗作词,他们念奴娇,他们点绛唇,他们声声慢,清脆的笑声在湖面上漾起一圈圈涟漪,将枝头偷窥的鸟儿惊得四散。
- 6、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清照春心萌动此为其一和羞走此为其二。
字义分解
- 拼音diǎn
- 注音ㄉㄧㄢˇ
- 笔划9
- 繁体點
- 五笔HKOU
- 五行水
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点滴。斑点。点子(a.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b.小的痕迹,如“油点点”;c.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d.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e.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
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点雨。几点泪水。
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
6. 项,部分,方面:优点。要点。特点。
7. 汉字笔形之一(丶):点画。三点水。
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
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
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点头。点穴。
11. 引火: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12. 查对: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13. 指定,选派:点菜。点将(
)。听众点播。14. 指示,启发:指点。点拨。
15. 计时的单位: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
16. 污:点污。点辱(使受污辱)。
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
18. 同“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