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蹄
拼音:hè tí
注音:ㄏㄜˋ ㄊ一ˊ

赫蹄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赫蹄'。
古代称用以书写的小幅绢帛。后亦以借指纸。

引证解释:

⒈ 见“赫蹏”。

国语词典:

一种西汉中期以后流行的薄纸。后借指纸。

网络解释:

赫蹄

  • 纸的别称。《安徽文房四宝史》:“简牍只流行了一个时期,便逐渐为蚕丝织成的‘帛’所代替。因此战国时期‘竹木简’和‘帛’就同时并用。由于简牍太重,缣帛价太贵,后来终于发明了代替‘缣帛’与‘竹木简’的纸——‘赫蹄’。”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ㄜ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FOFO
    • 五行

    (1)(形)显著;盛大。

    (2)(Hè)姓。

    (3)(量)赫兹;频率单位;一秒钟振动一次为赫兹。因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而得名。

    • 拼音
    • 注音ㄊㄧ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KHUH
    • 五行

    (名)马、牛、羊等动物生在趾端的角质物;也指具有这种角质物的脚:~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