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照
拼音:piào zhào
注音:ㄆ一ㄠˋ ㄓㄠˋ

票照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票据执照等证明文件。

引证解释:

⒈ 指票据执照等证明文件。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赃私》:“情愿买者,当官具臣,批准上价,并不价外增溢分毫,官给印硃票照,即时管业。”
《1950年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各级税务机关应建立会计、票照、解报、稽查、奖惩、会议、学习制度。”

网络解释:

票照

  • 个人信息保密
  • 在清人著述或奏折里,票照的被赋予了很多功能:交纳租税、领取物资、查验户口、出入关口等等;对票照的叫法也很混乱,有叫票照的,有叫照票的,还有诸如:印票、部票、路引、路照、票据、口票、龙票、乌拉票、勘合等等。本文所论票照,主要是指上至蒙古王公喇嘛,下至平民商贾出入蒙地所持的凭据,即通行证。因叫法混乱,姑且笼而统之称为“票照”,以方便研究。
  • 字义分解

    • 拼音piào
    • 注音ㄆㄧㄠˋ,ㄆㄧㄠ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SFIU
    • 五行

    1.  纸币,通货:钞票。票子。票额。

    2.  印的或写的凭证:票据。票证。股票。车票。选票。

    3.  非职业演戏:票戏。票友。

    4.  量词,相当于“批”:一票货物。

    5.  被匪绑架做抵押的人:绑票儿。撕票儿。

    • 拼音zhào
    • 注音ㄓㄠ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JVKO
    • 五行

    (1)(动)照射。

    (2)(动)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的影子;有反光作用的东西把人或物的形象反映出来。

    (3)(动)拍摄(相片、电影)。

    (4)(名)相片。

    (5)(动)执照;政府所发的凭证:车~|护~|牌~。

    (6)(动)照料:~管|~应。

    (7)(动)通知:关~|~会。

    (8)(动)比照:查~|对~。

    (9)(动)知晓;明白:心~不宣。(动)对着;向着:~这个方向走。(介)依照;按照:~章办事|~群众的意见办。(副)表示所做的同原来的一样:心~不宣。(动)对着;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