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牒
拼音:zhào dié
注音:ㄓㄠˋ ㄉ一ㄝˊ

照牒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宋代一种证明身份的官方文书。

引证解释:

⒈ 宋代一种证明身份的官方文书。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高公轩﹞为沧州仪曹,考满,哀鸣於外臺及将曰:‘自惟孤寒,无从求知於当路,但各乞一改官照牒,障面而归,以张乡閭,足矣。’人皆怜而与之…… 蔡元长时当国,闻之,遂下令,今后不得妄发照牒。”

网络解释:

照牒

  • 照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zhào dié,是宋代一种证明身份的官方文书。出自于宋代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三:“人皆怜而与之…… 蔡元长 时当国,闻之,遂下令,今后不得妄发照牒。”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ào
    • 注音ㄓㄠ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JVKO
    • 五行

    (1)(动)照射。

    (2)(动)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的影子;有反光作用的东西把人或物的形象反映出来。

    (3)(动)拍摄(相片、电影)。

    (4)(名)相片。

    (5)(动)执照;政府所发的凭证:车~|护~|牌~。

    (6)(动)照料:~管|~应。

    (7)(动)通知:关~|~会。

    (8)(动)比照:查~|对~。

    (9)(动)知晓;明白:心~不宣。(动)对着;向着:~这个方向走。(介)依照;按照:~章办事|~群众的意见办。(副)表示所做的同原来的一样:心~不宣。(动)对着;向着

    • 拼音dié
    • 注音ㄉㄧㄝ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HGS
    • 五行

    (名)文书或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