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制
拼音: | chéng zhì |
注音: | ㄔㄥˊ ㄓˋ |
承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
称开府承制之官。
称开府承制之官。
引证解释:
⒈ 谓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
引《后汉书·吴汉传》:“鸿召见汉,甚悦之,遂承制拜为安乐令。”
《晋书·宣帝纪》:“申仪久在魏兴,专威疆埸,輒承制刻印,多所假授。”
《明史·陈友定传》:“﹝友定﹞颇任威福,所属违令者輒承制诛窜不絶。”
⒉ 称开府承制之官。
引宋苏舜钦《庆州败》诗:“国家防塞今有谁?官为承制乳臭儿。”
国语词典:
受理制造。
如:「这批成衣是由本公司承制的,品质绝对有保障。」
网络解释:
承制
- 1、瓦房店信海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的产品,连续多年获得省市级质量信得过荣誉称号。
- 2、孔子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他所要复的礼即为周礼,其核心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继承制。
- 3、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引而申之,探讨汉代继承制度的渊源及其社会文化背景,试图揭示蕴藏在制度之中的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原则。
- 4、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
- 5、承制单位却不以为然,认为论证中心是权威,军代表是“鸡蛋里找骨头”。
- 6、忠于周礼,维护正被严重破坏的国家根本的嗣承制度,不愿对“礼坏乐崩”的局面推波助澜。
字义分解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8
- 繁体承
- 五笔BDII
- 五行金
(1)(动)托着;接着:~尘。
(2)(动)承担;担当。~办|~包|~印。
(3)(动)客套话;承蒙:昨~热情招待;不胜感激。
(4)(动)继续;接续:继~|~先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
(5)(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