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之役
拼音:yīng fǎ lián jūn zhī yì
注音:一ㄥ ㄈㄚˇ ㄌ一ㄢˊ ㄐㄨㄣ ㄓ 一ˋ

英法联军之役的意思

词语解释: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字义分解

  • 拼音yīng
  • 注音ㄧㄥ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MDU
  • 五行

(1)(名)〈书〉花:落~缤纷。

(2)(名)才能或智慧过人的人:~杰|~豪|~魂。

(3)(名)姓。

(4)(名)指英国。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 拼音lián
  • 注音ㄌㄧ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BUDY
  • 五行

联结;联合。(名)对联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LJ
  • 五行

(1)(名)军队:我~|陆~|八路~|解放~| 参~|裁~|生产大~|劳动后备~。

(2)(量)军队的编制单位;一军辖若干师:第一~|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MCY
  • 五行

(1)(名)需要出劳力的事:劳~|徭~。

(2)(名)兵役:服~|现~|退~|预备~。

(3)(动)驱使:奴~。

(4)(名)旧时指供使唤的人:仆~|衙~。

(5)(名)战争;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