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学之士
拼音:bǎo xué zhī shì
注音:ㄅㄠˇ ㄒㄩㄝˊ ㄓ ㄕˋ
词性: 成语

饱学之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饱学:学问渊博。指学问渊博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学识丰富的人。

《三国演义》第五六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臺,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张天翼《新生》:“那位老先生也许是个饱学之士,一笔字也写得挺好。”

国语词典:

学识渊博的人。

网络解释:

饱学之士

  • 饱学之士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ǎo xué zhī shì,意思是指学识渊博的人。饱学指学识渊博。
  • 饱学之士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1、出席这次座谈会的大都是饱学之士
    • 2、照您说的,这位饱学之士本应在他的书本中也学到这一点的。
    • 3、校长,本应是腹笥充盈的饱学之士,也该是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更应该是不苟且、敢改革的教育家。
    • 4、饱学之士也大言不惭地承认,他们尚不知霍桑和梅尔维尔为何许人。诸如此类的事是屡见不鲜的。
    • 5、参与这部词典编纂作的学者中有丁声树和吕叔湘这样的饱学之士,他们不会不知道古代原本用法,但是在这部现代汉语词典中,他们只提了现代通常用法。
    • 6、少年耶稣也来到这里,他坐在那些饱学之士脚前,听他们的教训。

    字义分解

    • 拼音bǎo
    • 注音ㄅㄠ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NQN
    • 五行

    (1)(形)满足了食量(跟‘饿’相对)

    (2)(形)饱满:谷粒儿很~。

    (3)(副)足足地;充分:~经风霜。

    (4)(动)满足:一~眼福。

    • 拼音xué
    • 注音ㄒㄩㄝ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PBF
    • 五行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GHG
    • 五行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