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
拼音:yǔ bù jīng rén
注音:ㄩˇ ㄅㄨˋ ㄐ一ㄥ ㄖㄣˊ
词性: 成语

语不惊人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语句平凡无奇,不引人注意。

引证解释:

⒈ 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语出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明刘基《<苏平仲文集>序》:“语不惊人,而意自至,由其理明而气足以攄之也。”

国语词典:

语句平凡无奇,不引人注意。

网络解释:

语不惊人

  • 语不惊人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ǔ bù jīng rèn ,意思是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1、他语不惊人,貌不出众,可干事踏实认真,值得信赖。
    • 2、李叶这次是打算语不惊人死不休,只见他张口就回答道“当然是色之徒喽,不然为何回来这答题”。
    • 3、颜优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道“想立威去诱捕章哲啊,他肉多,‘军功’大!干嘛连累我们啊!”。
    • 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5、南辰雅语不惊人死不休,连包养都说出来了。
    • 6、“为求一字稳,耐得五更寒”,的译者还需要像诗圣杜甫那样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与毅力。

    字义分解

    • 拼音yǔ,yù
    • 注音ㄩˇ,ㄩ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GKG
    • 五行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1. 告诉:不以语人。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NYIY
    • 五行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惊动:打草~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了。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WWWW
    • 五行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