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伏
拼音:chù fú
注音:ㄔㄨˋ ㄈㄨˊ

黜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斥退;降服。

引证解释:

⒈ 斥退;降服。

《书·汤诰》:“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
孔传:“桀知其罪,退伏远屏。”
宋沉辽《南岩导师赞》:“大江之涘,有蛟为孽,无有善淫,舟舫联没,师为黜伏,龙洲始謐。”

网络解释:

黜伏

  • 黜伏,读作chù fú,汉语词语,是指斥退,降服。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ù
    • 注音ㄔㄨ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LFOM
    • 五行

    (动)罢免、革除:罢~。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DY
    • 五行

    (1)(动)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

    (2)(动)低下去:起~|此起彼~。

    (3)(动)隐藏:潜~|~击|昼~夜出。

    (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

    (5)(动)屈服;低头承认:~输|~罪。

    (6)(动)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Fú)姓。

    (8)伏特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