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语
拼音:tú yǔ
注音:ㄊㄨˊ ㄩˇ

徒语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徒言。

引证解释:

⒈ 犹徒言。

汉王粲《安身论》:“故君子不妄动也,必适於道;不徒语也,必经於理。”
《梁书·江淹传》:“下官闻仁不可恃,善不可依,始谓徒语,乃今知之。”
《隋书·杨素传论》:“则知积恶餘殃,信非徒语。”

网络解释:

徒语

  • 徒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ú yǔ ,犹徒言。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FHY
    • 五行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

    • 拼音yǔ,yù
    • 注音ㄩˇ,ㄩ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GKG
    • 五行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1. 告诉: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