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隐行怪
拼音: | sù yǐn xíng guài |
注音: | ㄙㄨˋ 一ㄣˇ ㄒ一ㄥˊ ㄍㄨㄞˋ |
词性: | 成语 |
素隐行怪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探索隐晦之事而行怪僻诡异之道。
引证解释:
⒈ 同“索隐行怪”。谓探索隐晦的哲理,故作怪异的行为。一说,素当见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二。
引《礼记·中庸》:“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朱熹集注:“素,按《汉书》当作‘索’,盖字之误也。索隐行怪,言深求隐僻之理,而过为诡异之行也。”
国语词典:
探求隐僻之理,而行为怪异,以求名声。《礼记.中庸》:「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也作「索隐行怪」。
网络解释:
素隐行怪
字义分解
- 拼音sù
- 注音ㄙㄨˋ
- 笔划10
- 繁体素
- 五笔GXIU
- 五行金
(1)细柔的白色绢。
(2)(名)本色;白色:~服|~菜。
(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
(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
(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
(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
(7)(名)向来:~不相识。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ㄧㄣˋ
- 笔划11
- 繁体隱
- 五笔BQVN
- 五行土
1. 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2. 伤痛:隐恻。
3.怜悯:恻隐之心。
与素隐行怪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