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蹊作怪
qiāo qī zuò guài
ㄑ一ㄠ ㄑ一 ㄗㄨㄛˋ ㄍㄨㄞˋ
一般成语
蹺蹊作恠
QQZG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跷蹊:奇怪。奇怪多端
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只因这封简帖儿,变出一本跷蹊作怪底小说来。”
语法:
跷蹊作怪作谓语、定语;用于稀奇的事物。
字义分解
- 拼音qiāo
- 注音ㄑㄧㄠ
- 笔划13
- 繁体蹺
- 五笔KHAQ
- 五行木
(1)(动)抬起(腿);竖起(指头):~腿|~起拇指。
(2)(动)脚后跟抬起、脚尖着地:~脚。
(3)(名)高跷。
- 拼音qī,xī
- 注音ㄑㄧ,ㄒㄧ
- 笔划17
- 繁体蹊
- 五笔KHED
- 五行木
qī
1. [蹊跷](—qiao)奇怪,可疑:这事有点儿蹊。
xī1. 小路:“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径(途径,如“独辟蹊蹊”)。
2. 践踏:“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
- 拼音zuò,zuō
- 注音ㄗㄨㄛˋ
- 笔划7
- 繁体作
- 五笔WTHF
- 五行金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zuō作坊:小器~。
与跷蹊作怪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