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千里
拼音:shī zhī qiān lǐ

失之千里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引证解释:

开始的失误虽小,结果损失很大。            

失之千里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便马不停蹄的继续修炼了,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虽然谈不上驾轻就熟但却也轻松了许多,林东也乐得让伍斌趁机积累经验,毕竟炼丹是个技术活,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 2、“扩中”的重要性谁也不会否认,但“扩中”与“缩中”系于一念之间,理念与手段一旦错位,就会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 3、这真是应了那句“差以毫厘,失之千里”的古话。
  • 4、斑手过招,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倘若其中一方只守不攻,另一方自是稳胜不赔,只见花次郎冷哼一声,目光遥遥瞥向窗外,态度傲慢已极,竟是不愿意占这个便宜。
  • 5、黄老头告诉谢寸官,大家练得都没差大形,但差之毫厘,就失之千里了。
  • 6、沈燕西的师父岳山河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剑之一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那句话,就连黑影也深以为然。

字义分解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WI
  • 五行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qiān
  • 注音ㄑㄧ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TFK
  • 五行

(1)(数)数目;十个百。

(2)(形)比喻很多:~方百计。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D
  • 五行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