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志
拼音: | shī zhì |
注音: | ㄕ ㄓˋ |
失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缺少考虑;思虑不周到。
2.恍惚不清。
3.不如意
4.害怕失节。
2.恍惚不清。
3.不如意
4.害怕失节。
引证解释:
⒈ 欠考虑;思虑不周。
引《左传·成公十六年》:“速则失志;不整,丧列。”
杜预注:“不思虑也。”
⒉ 恍恍惚惚,失去神智。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任育长﹞自过江,便失志……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有异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又或用术摄其魂,使他颠蹶狂谬,失志而死。”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梁生》:“二生固请, 梁始诺而呼女,甫出户,二生即迷惑失志,嗒然若丧。”
⒊ 失意,不得志。
引战国宋玉《高唐赋》:“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
汉徐干《中论·爵禄》:“姦邪得愿,仁贤失志,於是则以富贵相詬病矣。”
唐韩愈《马厌谷》诗:“彼其得志兮不我虞,一朝失志兮其何如!”
清吴伟业《琵琶行》:“琵琶急响多秦声, 对山慷慨称入神。同时渼陂亦第一,两人失志遭迁謫。”
⒋ 犹失节。
引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我和他离别了三年,我怎肯半星儿失志。我则道他不肯弃糟糠妇,他原来别寻了个女娇姿。”
国语词典:
不如意、不得志。
如:「你别失志!失败一次算什么!」
网络解释:
失志
字义分解
- 拼音shī
- 注音ㄕ
- 笔划5
- 繁体失
- 五笔RWI
- 五行金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