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èng míng |
注音: | ㄕㄥˋ ㄇ一ㄥˊ |
圣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圣明
(1) 英明圣哲,无所不晓。旧时称颂皇帝的一种谀辞
引证解释:
⒈ 英明圣哲,无所不知。封建时代称颂帝、后之词。
引《汉书·晁错传》:“利施后世,名称圣明。”
汉荀悦《汉纪·平帝纪》:“闻太后圣明, 安汉公至仁,天下太平。”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莫不叹服,以为圣明。”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而陛下以圣明英武之姿,用四海九州之力,除此小寇,难易可知。”
明陈大声《画眉序·元夜》套曲:“托赖着吾皇圣明,岁岁年年贺太平。”
《平山冷燕》第一回:“臣夜观乾象,见祥云瑞靄,拱护紫微,喜曜吉星,照临黄道,主天子圣明,朝廷有道。”
⒉ 皇帝的代称。
引晋刘琨《劝进表》:“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唐李翱《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阁下去年考制策,其论释氏之害於人者,尚列为高等,冀感悟圣明。”
宋林逋《舒城僧舍呈赠李仲宣文学》诗:“莫为无辜惜才术,圣明求治正焦劳。”
明刘基《樵渔子对》:“方今圣明在上,旁搜俊贤。”
清龚炜《巢林笔谈续编》卷上:“先生理学经济,无日不在圣明眷注之中。”
⒊ 封建时代对所谓“治世”、“明时”的颂词。
引唐孟浩然《临洞庭》诗:“欲济无舟檝,端居耻圣明。”
《敦煌曲子词·感皇恩》:“休将舜日被尧年,人安泰,争似圣明天。”
《花月痕》第四六回:“圣明之世,臣不敢谓然。”
⒋ 旧时用于颂词。谓明白事理。
引《红楼梦》第五一回:“谁似奶奶这样圣明!在上体贴太太,在下又疼顾下人。”
老舍《龙须沟》第二幕:“您圣明,自从一解放,您就说准得修沟,您猜对了!”
⒌ 旧时用于颂词。佛家对颖悟超凡,无所不知之称。
引《无量寿经》卷上:“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知慧圣明,不可思议。”
⒍ 称酒之清者。参见“圣人”。
引《西京杂记》卷四:“邹阳为《酒赋》,其词曰:‘清者为酒,浊者为醴;清者圣明,浊者顽騃。’”
国语词典:
德慧术智超越凡人之士。古代多为臣子颂扬君主的话。《文选.李康.运命论》:「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后亦用来称赞奉承他人。《红楼梦.第五一回》:「谁似奶奶这样圣明,在上体贴太太,在下又疼顾下人。」
网络解释:
圣明 (汉语词语)
- 1、臣闻昏明迭用,否泰相济,天命未改,历数有归,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 2、赖是圣明回汉甸,只今邦计仗南琛。
- 3、虚若无乃是火族的圣明军师,向来以智出名。
- 4、陛下圣明,张让虽有罪,但功过相抵,以中常侍大人之家资,可大大补上广宗大军的粮饷。
- 5、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
- 6、我刚上山时就已经说过了,杨志驽钝,不能光耀门楣,可是也实在不能落草为寇,污了祖宗的圣明。
字义分解
- 拼音shèng
- 注音ㄕㄥˋ
- 笔划5
- 繁体聖
- 五笔CFF
- 五行土
(1)(形)最崇高的:神~。
(2)(形)称学知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诗~。
(3)(名)指圣人:~贤。
(4)(名)封建社会尊称帝王:~旨。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明
- 五笔JEG
- 五行水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与圣明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