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后
拼音:duàn hòu
注音:ㄉㄨㄢˋ ㄏㄡˋ
词性: 动词

断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断后duànhòu

(1) 军队撤退时,派一部分人在后面掩护

又令马岱姜维断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三国演义》
bring up the rear

(2) 断绝后嗣

have no progeny

引证解释:

⒈ 谓军队撤退时派一部分人在后面掩护。

《梁书·武帝纪上》:“高祖独帅众距战,杀数十百人, 魏骑稍却,因得结阵断后,至夕得下船。”
《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二年》:“赵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郑伯叫尹球保驾先行,亲自断后,且战且走。”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九章:“这时野战军的断后部队已经在高柏山。”

⒉ 断绝后嗣或后续者。

晋潘岳《西征赋》:“国灭亡以断后,身刑轘以啟前。”
《新民晚报》1987.5.8:“然而,这许多年来,总不见表演唱新作问世,似有绝种断后的态势。”

国语词典:

断绝子嗣或后续者。

网络解释:

断后

  • 断后,指没有子孙延续;军队撤退时,派一部分人在后面掩护。语出《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二年》:“赵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
    • 1、天黑以后,我们把城里的电线掐断后直捣敌巢。
    • 2、自动快速寻星:信号被遮挡中断后,立即恢复。
    • 3、剪口特性:套管截面用剪刀剪断后。剪口平整、不松散。
    • 4、尾随而至,追兵团对断后卫队展开大合围,倚仗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不慌不忙排兵布阵,一口气将进退无据的探马先军逼到东城门外空地。
    • 5、长余辉发光是指当激发光源切断后仍能持续发光的现象。
    • 6、灰睡在灰上,水关在水里,时间曾经打一个褶,把我们褶进去,那个向前标示却不断后退的箭头,原是一大群逆向飞行的蜂,已经是上个世纪,我们存的一大罐蜂蜜,我们的窃窃私语,我们的窃窃私语。

    字义分解

    • 拼音duàn
    • 注音ㄉㄨㄢ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ONRH
    • 五行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

    • 拼音hòu
    • 注音ㄏ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GKD
    • 五行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门。村前村~。

    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天。日~。~辈。先来~到。

    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排。~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

    5.君主的妻子:皇~。~妃。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