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无闻
拼音:yān mò wú wén
注音:一ㄢ ㄇㄛˋ ㄨˊ ㄨㄣˊ
词性: 成语

湮没无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埋没,无人知道。

引证解释:

⒈ 埋没,无人知道。

清戴名世《朱铭德传》:“自明之亡, 江、浙、闽、广间,深山大泽如先生辈者亦不少,而湮没无闻於世者多矣。”
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十》:“中国氐羌、戎蛮、羯貊之类之湮没无闻,大率类此。”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时间是公正的裁判者,被淘汰的诗篇和诗人,可能比上列数目要大得多,不过湮没无闻是毫不足惜的。”

国语词典:

埋没,无人知晓。

网络解释:

湮没无闻

  • 湮没无闻( yān mò wú wén):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出自 《晋书·羊祜传》。
  • 湮没无闻的近反义词

    • 1、倘生于蓬荜,嫁于村俗,则湮没无闻者,不知凡几。
    • 2、这位在三十年代曾经有过很大影响的作家,近十年来已经湮没无闻了。
    • 3、这样的作品,你们怎么忍心使它湮没无闻呢?
    • 4、这篇论文,是我几个月的心血,发表后却是湮没无闻,这个结果简直不可思议。
    • 5、他正接近自己的生涯中湮没无闻的隐晦时期。 
    • 6、早在清末,“子弟书”这种辉煌的曲艺就已湮没无闻,无人再会演唱。

    字义分解

    • 拼音yān,yīn
    • 注音ㄧㄢ,ㄧㄣ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SFG
    • 五行

    yān

    1. 埋没:湮灭。湮没(mò)。

    2. 淤塞,堵塞:“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

    yīn

    1. 同“洇”。

    • 拼音méi,mò
    • 注音ㄇㄟˊ,ㄇㄛ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IMCY
    • 五行

    méi

    1. 无:没有。没用。没关系。没词儿。没精打采。没心没肺。

    2. 不曾,未:没有来过。

    3. 不够,不如:汽车没飞机快。

    1. 隐在水中:沉没。没顶之灾。

    2. 隐藏,消失:埋没。没落。

    3. 漫过,高过:水没了头顶。淹没。

    4. 财物收归公有或被私人侵吞:没收。抄没。

    5. 终,尽:没世。没齿不忘。

    6. 同“殁”。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BD
    • 五行

    (1)(动)听见:~见。

    (2)(名)消息:新~。

    (3)(名)名声:艳~。

    (4)(名)知识;见闻:博学多~。

    (5)(动)用鼻子嗅:味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