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fēng xiǎng yīng
ㄨㄣˊ ㄈㄥ ㄒ一ㄤˇ 一ㄥ
一般成语
聞風響應
WFXY
偏正式成语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 1、你们都是各州的教领,手下各有数千教众,我光明之子即将起兵,而你们只需闻风响应,我们便可一举攻入洛阳,建立光明国度,扫清人间黑暗!
- 2、在湖南,张世杰派遣祁阳令罗飞围困永州,各地义军闻风响应,常宁的黄必达,新化张虎、周隆,潭州境内的文才喻等,阻山为寨,屠杀长吏。
- 3、诸君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
- 4、地方上的官员也都是贪鄙成风,无心治理地方,东南百姓苦于剥削很久了,诸位若能仗义而起,四方之民必定会闻风响应,一旬之间,万众可集。
- 5、陛下,臣听说大泽乡那起了流寇,多地方闻风响应。
- 6、此前赵韪、庞义能掌权数年,只不过是因为这些反对势力群龙无首,现在只要刘璋登高一呼,肯定会有许多将领和军队闻风响应。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9
- 繁体聞
- 五笔UBD
- 五行水
(1)(动)听见:~见。
(2)(名)消息:新~。
(3)(名)名声:艳~。
(4)(名)知识;见闻:博学多~。
(5)(动)用鼻子嗅:味道好~。
- 拼音fēng
- 注音ㄈㄥ,ㄈㄥˇ
- 笔划4
- 繁体風
- 五笔MQI
- 五行水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
- 拼音xiǎng
- 注音ㄒㄧㄤˇ
- 笔划9
- 繁体響
- 五笔KTMK
- 五行水
(1)(名)回声。~应|影~。
(2)(动)发出声音:铃声~了。
(3)(动)使发出声音:~枪|~锣。
(4)(形)响亮:号声真~。
(5)(名)声音:声~|~动。
- 拼音yīng,yìng
- 注音ㄧㄥ,ㄧㄥˋ
- 笔划7
- 繁体應
- 五笔YID
- 五行土
yī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
2. 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4. 姓。
yìng1. 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
3. 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 对待:应付。应变。应酬。
与闻风响应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