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祀
拼音:nián sì
注音:ㄋ一ㄢˊ ㄙˋ

年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年岁。

引证解释:

⒈ 年岁。

《周书·晋荡公传》:“今又寄汝小时所著锦袍表一领,至宜检看,知吾含悲戚多歷年祀。”
唐刘知几《史通·五行志杂駮》:“且春秋之后, 战国之时,史官闕书,年祀难记。”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七:“舅氏张必用家藏唐诸帝全身小像,乃蜀中名笔,巾裹红袍,年祀悠远而色不渝。”

网络解释:

年祀

  • 1.年岁。
  • : 年 nián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年。三年五载。每年的:年会。年鉴。年利。年薪。一年的开始。
  • : 祀 sì 祭:祭祀。祀天。祀祖。中国殷代指年:十有三祀。
  • 字义分解

    • 拼音nián
    • 注音ㄋㄧㄢ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HFK
    • 五行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YNN
    • 五行

    祭祀。(名)殷代特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