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
拼音:fàn zuì yù bèi
注音:ㄈㄢˋ ㄗㄨㄟˋ ㄩˋ ㄅㄟˋ

犯罪预备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如为了盗窃而准备钥匙,排除实施犯罪行为的障碍等。应当根据预备的程度、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程度等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可以比照犯罪既遂予以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网络解释:

犯罪预备

  •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
  • 字义分解

    • 拼音fàn
    • 注音ㄈ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TBN
    • 五行

    (1)(动)违反;抵触:~法。

    (2)(动)侵犯:击退来~敌人。

    (3)(动)发作、发生:~病。

    (4)(名)指犯罪的人:战~。

    • 拼音zuì
    • 注音ㄗㄨㄟ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LDJD
    • 五行

    (1)(名)作恶或犯法的行为:~案|~犯|~名|~囚|~人|~责|~证|~恶滔天|~魁祸首|~孽深重。

    (2)(动)过失:归~于人。

    (3)(形)苦难;痛苦;受~。

    (4)(动)把罪过归到某人身上:~己。

    • 拼音
    • 注音ㄩ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BDM
    • 五行

    (1)(副)预先;事先:~备|~测。

    (2)(副)同“与”(yù)。

    • 拼音bèi
    • 注音ㄅㄟ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LF
    • 五行

    (1)(动)具备;具有:德才兼~。

    (2)(动)准备:~战|~料|~而不用。

    (3)(动)防备:~荒(防备灾荒)。

    (4)(名)设备(包括人力、物力):军~|装~。

    (5)(副)表示完全:关怀~至|~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