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文学
拼音: | sú wén xué |
注音: | ㄙㄨˊ ㄨㄣˊ ㄒㄩㄝˊ |
俗文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俗文学
(1) 指我国古代的通俗文学,如歌谣、曲子、话本、变文、弹词、宝卷及宋元以来南北戏曲、地方戏等
英
引证解释:
⒈ 近代有些人用以称呼在民间流行的通俗文学。它包括歌、谣、曲子,讲史、话本, 宋元以来南北戏曲及地方戏,变文、弹词、鼓词、宝卷等讲唱文学及民间传说、笑话、谜语等各种形式的作品。 郑振铎编有《中国俗文学史》。
国语词典:
流行于民间的文学作品。如歌谣、小说、变文、弹词、宝卷等。
网络解释:
俗文学
- 1、换一句话,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所喜悦的东西。
- 2、在发展过程中,其叙事体制由原来的七言叙事体为主变为模仿戏曲表演的代言体为主,至清代,弹词成为一种新兴的俗文学。
- 3、文章主要探讨了新时期“通俗文学”勃兴的社会条件,及其发展势头越来越猛的原因和文化价值。
- 4、事实上,文学和民俗的不解之缘,并不仅仅存在于民间文学或所谓俗文学之中。
- 5、比如通俗文学过去一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学史几乎不涉及它,但现在,许多研究者都认为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 6、其次,“两个翅膀论”故意在严肃文学、通俗文学与低俗文学之间制造混乱,故意曲解“五四”新文学一步步民族化、通俗化,雅俗共赏的历史,为低俗文学鸣锣开道。
字义分解
- 拼音sú
- 注音ㄙㄨˊ
- 笔划9
- 繁体俗
- 五笔WWWK
- 五行金
(1)(名)风俗:世~|习~。
(2)(形)大众的;广泛流传的:~话|~曲。
(3)(形)庸俗:粗~|脱~。
(4)(名)指没出家的人:还~。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