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烂
拼音:jiāo làn
注音:ㄐ一ㄠ ㄌㄢˋ

焦烂的意思

词语解释

焦烂[ jiāo làn ]

⒈  烧焦溃烂。

面额焦烂。——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be burned and ulcerate;

引证解释

⒈  烧焦而糜烂。

《法苑珠林》卷三四:“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於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清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 左公 ﹞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

⒉  形容残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从此中原竟焦烂,坐见荆棘埋铜驼。”

⒊  崩溃灭亡。一本作“燋烂。”

《南史·陈伯之传》:“北虏僭号中原,多歷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焦烂。”

⒋  犹言焦头烂额。喻处境窘迫、狼狈。

《法苑珠林》卷九十:“迷徒障重,弃三车而弗御;漂沦苦海,任焦烂而不疲。”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o
  • 注音ㄐㄧㄠ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WYOU
  • 五行

(1)(形)物体受热后失去水分;呈现黄黑色并发硬、发脆:树烧~了|舌敝唇~。

(2)(名)焦炭:煤~|炼~。

(3)(形)着急:~急|心~。

(4)(名)中医指身体的某些部位。参看〔上焦〕、〔下焦〕、〔中焦〕。

(5)(Jiāo)姓。

  • 拼音làn
  • 注音ㄌ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OUFG
  • 五行

(1)(形)某些固体物质组织破坏或水分增加后松软;熟透

(2)(形)腐烂:~梨可以做酒。

(3)(形)破碎;破烂:~纸|破铜~铁|衣服穿~了。

(4)(形)头绪乱:一本~帐|~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