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ㄙㄢ ㄘㄨㄣˋ ㄅㄨˋ ㄌㄢˋ ㄓ ㄕㄜˊ
常用成语
三寸不爛之舌
SCBLZS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出处: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老儿放心,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见了伍员,不怕他不来。”
语法:
三寸不烂之舌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能说会道,善于应付的嘴。
示例:
小生必须自去那里,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他们入伙。(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
英语:
a glip tongue
俄语:
хорошо подвешенный язык
日语:
口が上手(じょうず)である,能弁(のうべん)である
其他:
<法>qui a la langue bien pendue
近义词:
- 1、汤姆会用他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约翰放弃他的疯狂计划。
- 2、一个有着三寸不烂之舌和飞毛腿的普通人。
- 3、你放心!凭我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说服他来帮忙!
- 4、他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到处搬弄是非,搞得整个科室都不团结。
- 5、他有三寸不烂之舌,几乎没人能把他驳倒。
- 6、对方那么难缠,你都能说服,你真有三寸不烂之舌。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làn
- 注音ㄌㄢˋ
- 笔划9
- 繁体爛
- 五笔OUFG
- 五行火
(1)(形)某些固体物质组织破坏或水分增加后松软;熟透
(2)(形)腐烂:~梨可以做酒。
(3)(形)破碎;破烂:~纸|破铜~铁|衣服穿~了。
(4)(形)头绪乱:一本~帐|~摊子。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三寸不烂之舌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