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í bù dá yì
ㄘˊ ㄅㄨˋ ㄉㄚˊ 一ˋ
常用成语
詞不達意
CBDY
主谓式成语
不;不能读作“bú”。
近代成语
贬义成语
词不达意和“文不对题”;都有“语言或文辞表达不清”的意思。不同在于:“文不对题”;可指文章的内容与题目没有关系或发言与讨论的中心话题不符。词不达意只指说或写的话不能把自己要说明的意思确切地表达出来。
成语意思
解释:
达:表达。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辞不达意”。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
语法:
词不达意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词语不能确切表达意思。
示例:
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
英语:
The language fails to express the meaning.
俄语:
словá не выражáют истин-ного смысла
日语:
ことばが意 (い)を尽 (つく)さない
近义词:
反义词:
- 1、这位语文老师说话经常词不达意。
- 2、他平时说话总是咬文嚼字,喜欢加许多修饰语,结果还是词不达意。
- 3、假如你爱一个人,你可以一个人这样永远写下去,不知疲倦,感觉永远词不达意。
- 4、他在大庭广众中说话总是感到紧张,常常词不达意。
- 5、你写作文,总犯词不达意的毛病,看来今后要在斟字酌句上下夫。
- 6、我写作有困难,常常感到词不达意。
字义分解
- 拼音cí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詞
- 五笔YNGK
- 五行金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dá
- 注音ㄉㄚˊ
- 笔划6
- 繁体達
- 五笔DPI
- 五行火
(1)(动)通;到:四通八~。
(2)(动)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事理。
(3)(动)达到、实现:目的已~到。
(4)(动)告知;表达:转~。
(5)(形)旧时称人得到显要的地位:显~。
(6)姓。
与词不达意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