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宫
拼音:jiàn zhāng gōng
注音:ㄐ一ㄢˋ ㄓㄤ ㄍㄨㄥ

建章宫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省称"建章"。 2.汉代长安宫殿名。 3.南朝宋时以京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北邸为建章宫。 4.泛指宫阙。

引证解释:

⒈ 亦省称“建章”。

⒉ 汉代长安宫殿名。 《三辅黄图·汉宫》:“武帝太初元年, 柏梁殿灾。

粤巫勇之曰:‘ 粤俗,有火灾即復大起屋,以厌胜之。’帝於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宫在未央宫西, 长安城外。”
汉张衡《西京赋》:“柏梁既灾, 越巫陈方, 建章是经,用厌火祥。”

⒊ 南朝宋时以京城建康 (今江苏省南京市 )北邸为建章宫。

《宋书·前废帝纪》:“﹝永光元年秋八月﹞甲申,以北邸为建章宫,南第为长杨宫。”
唐李白《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诗:“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闕,耿耿对金陵。”

⒋ 泛指宫阙。

唐王昌龄《青楼曲》:“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宋苏轼《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诗:“澹月疎星遶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网络解释:

建章宫

  • 建章宫,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是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建造的宫苑。武帝为了往来方便,跨城筑有飞阁辇道,可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建章宫建筑组群的外围筑有城垣。宫城中还分布众多不同组合的殿堂建筑。
  • 字义分解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VFHP
    • 五行

    (1)(动)建筑:新~|扩~。

    (2)(动)设立;成立:~国|~都|~军。

    (3)(动)提出;首倡:~议。

    (4)(名)建江;就是闽江;在福建。

    (5)(名)指福建:~兰|~漆。

    • 拼音zhāng
    • 注音ㄓㄤ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UJJ
    • 五行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KKF
    • 五行

    1.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殿。行~。故~。东~。

    2.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龙~。月~。蟾~。

    3.庙宇的名称:碧霞~。雍和~。

    4.群众文化活动或娱乐用的房屋的名称:少年~。民族~。劳动人民文化~。

    5.指子宫:~颈。刮~。~外孕。

    6.姓。

    7.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1”。见〖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