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
  • 【拼音】:  

    gāo wū jiàn líng

  • 【注音】:  

    ㄍㄠ ㄨ ㄐ一ㄢˋ ㄌ一ㄥˊ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GWJL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 语法:

    高屋建瓴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居高临下。

  • 示例:

    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高屋建瓴,雄浑奔放。(《郭沫若剧作全集编后记》)

  • 英语:

    operate from a strategically advantageous position as pouring water off a steep roof

  • 俄语:

    могучий размáх

  • 近义词:

    居高临下高高在上建瓴高屋

    • 1、听了他一番高屋建瓴般的讲解,我才茅塞顿开,心里亮堂了许多。
    • 2、要写一篇的文章,就要抛开繁文缛节,不要对流行词汇趋之若鹜,熟读经典名著,学习他们高屋建瓴的思想,慢慢的的词汇和句子在脑海里就会不绝如缕,文章自然也就成了。
    • 3、你的回答听起来越"高屋建瓴"越。
    • 4、毛泽东洞察全局,高屋建瓴,在指导革命战争中表明了非凡的英明和伟大的气魄。
    • 5、他以锐不可当,高屋建瓴之势,一路夺得胜利,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 6、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非要有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气势不可!

    字义分解

    • 拼音gāo
    • 注音ㄍ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MKF
    • 五行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

    • 拼音
    • 注音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NGCF
    • 五行

    (1)(名)房子:~顶|~脊。

    (2)(名)房间:茅~|里~。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VFHP
    • 五行

    (1)(动)建筑:新~|扩~。

    (2)(动)设立;成立:~国|~都|~军。

    (3)(动)提出;首倡:~议。

    (4)(名)建江;就是闽江;在福建。

    (5)(名)指福建:~兰|~漆。

    • 拼音líng
    • 注音ㄌㄧ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YCN
    • 五行

    (名)〈书〉盛水的瓶子。参看〔高屋建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