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止失措
拼音:jǔ zhǐ shī cuò
注音:ㄐㄨˇ ㄓˇ ㄕ ㄘㄨㄛˋ
词性: 成语

举止失措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举动失常。形容心慌意乱。

引证解释:

⒈ 举动失常。形容心慌意乱。

《三国演义》第九八回:“睿闻知两处危急,举止失措,甚是惊慌。”
容閎《西学东渐记》第十三章:“予胸中既有成竹,故对於此重大问题,不至举止失措。”

国语词典:

行为失常。比喻慌张而不知所措。

网络解释:

举止失措

  • 举止失措,拼音为jǔ zhǐ shī cuò,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 举止失措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再联想到皇子辩平素言行轻佻,举止失措,毫无皇家威仪,顿时觉得,天子属意皇子协为储君,实为明智之举。
    • 2、兰儿举止失措,十分慌张,在兰儿的心中,陪伴在少爷身边,照顾少爷,是她一辈子最开心的事。
    • 3、眼见吴起口无遮拦,疾言无讳,挑破军机隐秘,文侯一时周章,迷离没乱,防不迭地,难以还口,面容窘迫,举止失措
    • 4、今天砦子里就在牛鼻岭演兵,这是大砦前面最险要的屏障,砦子里经常在此演练攻守,免得情势危急的时候举止失措
    • 5、长者赐,不敢辞,我只是感到有些诚惶诚恐,举止失措望老前辈您能谅解。
    • 6、大凡这样的人,遇上刺激的事情,会有点举止失措,引起神经过敏者或别有用心者的怀疑中伤。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ㄩ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WFH
    • 五行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HHHG
    • 五行

    (1)(动)停止:~步|~境。

    (2)(动)拦阻;使停止:~痛|~吐|~泻|~血。

    (3)(动)(到、至……)截止:至今为~。

    (4)(副)仅;只:~此一家。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WI
    • 五行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 拼音cuò
    • 注音ㄘㄨㄛ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RAJG
    • 五行

    (1)(动)安排、安放:手足无~。

    (2)(动)计划办理: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