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外
拼音:shì wài
注音:ㄕˋ ㄨㄞˋ

事外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尘世之外。 2.犹局外。 3.对外进行战争。

引证解释:

⒈ 指尘世之外。

晋孙绰《竺法汰赞》:“事外萧洒,神内恢廓。”
《晋书·乐广传》:“广与王衍俱宅心事外,名重於时。”
唐孟郊《长安羁旅行》:“潜歌归去来,事外风景真。”

⒉ 犹局外。

清昭槤《啸亭杂录·台湾之役》:“奏罪人已伏法,而杀人者脱然事外。”

如:置身事外。

⒊ 对外进行战争。

明刘基《春秋明经·公会齐侯伐莱公至自伐莱大旱》:“烦其兵役,凟其交际,虚内事外。”

网络解释:

事外

  • 事外(shì wài),汉语词语,指尘世之外、局外或对外进行战争。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KVH
    • 五行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