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谪
拼音:wài zhé
注音:ㄨㄞˋ ㄓㄜˊ

外谪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由京师贬谪外省或边远地区。

引证解释:

⒈ 由京师贬谪外省或边远地区。 明沉德符《野获编·兵部·征安南》:“时闽人林希元者,为钦州知州。

林故名士,从卿寺外謫,负才不得志。”

网络解释:

外谪

  • 外谪,拼音是wài zhé,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由京师贬谪外省或边远地区。
  •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拼音zhé
    • 注音ㄓㄜ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YUMD
    • 五行

    (1)(动)〈书〉封建时代高级官吏因罪被罚降职或流放。

    (2)(动)〈书〉指神仙受了处罚;降到人间(迷信):有人把李白称为~仙人。

    (3)(动)〈书〉责备;指摘:众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