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应外合
  • 【拼音】:  

    nèi yīng wài hé

  • 【注音】:  

    ㄋㄟˋ 一ㄥ ㄨㄞˋ ㄏㄜˊ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内應外合

  • 【简拼】:  

    NYWH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 出处:

    《三国志通俗演义·姜维祁山战邓艾》:“忽报有内应外合之兵,蜀军溃散。”

  • 语法:

    内应外合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相互配合。

  • 示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我等不若密通无知,内应外合,事可必济。”

  • 英语:

    act the part of a Trojan Horse

  • 近义词:

    里应外合

  • 反义词:

    孤立无援

    • 1、作者目的就是要用悟空的悲剧嘲讽帝王、警示国人,不要被自己无限膨胀的利欲熏心,不要被外族人内应外合、欲擒故纵的阴谋迷惑。
    • 2、通讯员廖志锋)民警假装赌客进入赌窝,与外围民警内应外合将赌窝一窝端。
    • 3、“民主”攻势下,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相继发生“颜色革命”;同时,俄国内反对派还在内应外合,有所动作。
    • 4、巴媒体称,这起大规模袭狱事件事发突然,要么武装分子事先买通了看守,要么是与监内犯人内应外合,而这样的状况在巴基斯坦并不鲜见。
    • 5、个钟情的男人,眉目定情,然后选一个日子内应外合,演一。 
    • 6、通过事先混入赌场的便衣民警,警方内应外合,顺利突破该赌场外围两道铁门。

    字义分解

    • 拼音nèi,nà
    • 注音ㄋㄟˋ,ㄋㄚ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MWI
    • 五行

    nèi

    1.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3. 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1. 古同“纳”,收入;接受。

    • 拼音yīng,yìng
    • 注音ㄧㄥ,ㄧㄥ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ID
    • 五行

    yī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

    2. 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4. 姓。

    yìng

    1. 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

    3. 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 对待:应付。应变。应酬。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拼音hé,gě
    • 注音ㄏㄜˊ,ㄍㄜ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GKF
    • 五行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