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móu ér hé
ㄅㄨˋ ㄇㄡˊ ㄦˊ ㄏㄜˊ
常用成语
不謀而合
BMEH
偏正式成语
谋;不能读作“méi”。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不谋而合和“不约而同”;都有“偶然一致”的意思 。但不谋而合的“合”多用来指见解、计划、理想等的相同;“不约而同”的“同”多指活动相同;有时也指心理活动。
成语意思
解释:
谋:计议;商议;合:相合一致。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
晋 干宝《搜神记》第二卷:“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语法:
不谋而合紧缩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动作、想法一致。
示例:
如磁石铁,不谋而合。(宋 苏轼《朱寿昌梁武忏赞偈》)
英语:
happen to have the same view
俄语:
случáйное совпадéние мнéний
日语:
(意見などが)図(はか)らずも一致(いっち)する,期(き)せずして一致する
其他:
<德>ohne vorherige Absprache einer Meinung sein<法>tomber d'accord sans s'être concertés,sans consultation ou entente préalable
近义词:
反义词:
- 1、你说,我们的心是相通的。确实,每次看见你,就像看见我自己,你想说什么,做什么,我总是事先感觉到,许多事我们不谋而合,我简直怀疑我俩前生是一个人。
- 2、如何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承包责任制,全村干部和群众的想法竟然不谋而合。
- 3、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很快形成了决议。
- 4、这件事咱俩想一块啦,真是不谋而合。
- 5、没想到我们的想法竟然不谋而合。
- 6、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们两人不谋而合。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móu
- 注音ㄇㄡˊ
- 笔划11
- 繁体謀
- 五笔YAFS
- 五行水
(1)(名)主意;计谋;计策:阴~|足智多~。
(2)(名)(动)图谋;谋求:~生|~害。
(3)(名)(动)商议:不~而合。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而
- 五笔DMJJ
- 五行金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与不谋而合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