掊击
拼音: | pǒu jī |
注音: | ㄆㄡˇ ㄐ一 |
掊击的意思
词语解释:
掊击
(1) 抨击;打击
英
引证解释:
⒈ 打击;抨击。
引《庄子·人间世》:“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於世俗者也。”
《后汉书·百官志四》“都官从事” 刘昭注引《博物记》:“中兴以来,都官从事多出之河内,掊击贵戚。”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十:“石林既为《春秋》书,其别有四:其解释旨义曰‘传’,其订证事实曰‘考’,其掊击三传曰‘讞’,其编排凡例曰‘例’。”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庄周《南华》……至掊击圣神,凌侮贤哲,亦生民以来未有之变也。”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各奋其颖新之笔,掊击时政,攻排旧制,否认偶像的道德。”
国语词典:
抨击,用语言、文字攻击或纠责他人。
网络解释:
掊击
- 1、太阳的磁极有时扭转,造成巨大的太阳耀斑的掊击进入太阳系。
- 2、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 3、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 4、世儒于此十三部,或焚膏继晷,钻仰终身;或锻炼苛求,百端掊击,亦各因其性识之所根耳。
- 5、若不高压摧折,严厉掊击,必致诸家之邪恶势力,如潮涌浪翻,铺天盖地卷来,朝廷将来恐难以管制遏止矣。
- 6、田地上也留下一些发光的白斑;道路可彻底冻住了,——仿佛变成化石了——严霜用它锋利的牙齿深深地啮进了泥土,因此,泥土受到掊击时,便发出钢铁般的金属声。
字义分解
- 拼音pǒu,póu
- 注音ㄆㄡˇ,ㄆㄡˊ
- 笔划11
- 繁体掊
- 五笔RUKG
- 五行金
pǒu
1. 抨击:掊击。
2. 破开,剖:掊斗(dǒu )折衡(毁弃斗和秤)。
póu1. 用手扒土。
2. 聚敛:掊敛。掊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