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
拼音: | huǒ zhòng |
注音: | ㄏㄨㄛˇ ㄓㄨㄥˇ |
词性: | 名词 |
火种的意思
词语解释:
[ huǒ zhòng ] :
[ huǒ zhǒng ] :
〈动〉一种原始的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木烧成灰做肥料,然后就地挖坑种植。
[ huǒ zhǒng ] :
(名)供引火用的火:革命的~。
引证解释:
⒈ 属于火范畴的事物。
引晋葛洪《抱朴子·对俗》:“脂非火种,水非鱼属。”
⒉ 供引火用的火。
引《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操令军士往村落中刼掠粮食,寻觅火种。”
《水浒传》第四一回:“侯健就讨了火种,递与薛永,将来点着。”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山洞里发现的大量灰烬,不仅说明了他们能初步使用火,也说明他们已能保持火种了。”
⒊ 喻潜藏的强大力量或强烈感情。
引郭小川《秋歌》:“不止一次了,节日的礼花点燃起我心中的火种。”
孙犁《白洋淀纪事·杨国元》:“我想,如果不只从静止的方面看他,而想到他的本质和他身体里包藏的无限火种的力量,再能激发这种力量,他就进步得快了。”
⒋ 火耕。
引唐刘长卿《送州人孙沅却归句章新营所居》诗:“火种山田薄,星居海岛寒。”
宋王禹偁《畬田调》:“莫言火种无多利,林树明年似乱麻。”
国语词典:
引火的东西。
网络解释:
火种 (变形金刚名词)
火种 (词语)
- 1、只要人人都点燃爱心的火种,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
- 2、人们为了防止火患,曲突徙薪,禁止上山携带火种。
- 3、在沉寂和悄然中,他们已经为我们栽种了火种,相信在今年的运动会上,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运动精神的鼓舞下,一定会赛出成绩的。
- 4、反动派妄图扑灭革命火种,但心劳日拙,无济于事。
- 5、在世界上少数未开发地区,仍有刀耕火种、披发文身的习俗存在。
- 6、有些偏远地区,至今还在刀耕火种。
字义分解
- 拼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笔划4
- 繁体火
- 五笔OOOO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