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子
拼音:biǎo zǐ
注音:ㄅ一ㄠˇ ㄗˇ

表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称妓女。
指情妇。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称妓女。

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十二出:“被父母禁持,投东摸西,将一个表子依随。”
元张国宝《罗李郎》第三折:“往常时秦楼谢馆饮金巵,柳陌花街占表子。”
明周祈《名义考·人部·夃表》:“俗谓倡曰表子,私倡者曰夃老,表对里之称,表子,犹言外妇。”
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禀老爷,小人是长班,只认的各位官府,那些串客、表子,没处寻觅。”

⒉ 指情妇。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你那里是我搭识的表子,只当是我的娘。”
《水浒传》第二二回:“当下转上押司张文远来,见説阎婆告宋江杀了他女儿,‘正是我的表子’。”

国语词典:

女演员。

字义分解

  • 拼音biǎo
  • 注音ㄅㄧㄠ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EU
  • 五行

(1)(名)外面;外表:~面|由~及里。

(2)(名)中表(亲戚):~哥|~叔。

(3)(动)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表示:发~|~心意。

(4)(动)俗称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

(5)(名)榜样;模范:~率。

(6)(名)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用于较重大的事件:诸葛亮《出师~》。

(7)(名)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籍或文件:《史记》十~|统计~。

(8)(名)古代测日影的标杆。参看〔圭表〕。

(9)(名)测量某种量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