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
拼音:hé yī
注音:ㄏㄜˊ 一
词性: 动词

合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合一héyī

(1) 合而为一,合成一体

combine

引证解释:

⒈ 相合为一。

宋张载《正蒙·神化》:“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
王夫之注:“其推行之本,则固合为一气,和而不相悖害。”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我今説箇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⒉ 同一;一致。

鲁迅《书信集·致唐弢》:“日本的语文是不合一的,学了语,看不懂文。”
许杰《<文艺、批评与人生>自序》:“我觉得,文学与人生是统一的,而且是合一的。”

网络解释:

合一

  • 合一是数理逻辑中的一阶谓词演算使用的一种运算方法。数理逻辑就是以推理(特别是数学中的演绎推理)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主要是运用数学方法使用数学符号,来研究数学领域公共使用的逻辑推理。而在语言研究中使用“合一”法,就是要用数理逻辑的推理方式来描述语言,达到精确化的目的。
  • 合一的近反义词

    • 1、若想一箭双雕,把作和休閒合一,是很难做到的。
    • 2、我家房子小的像烟合一样。
    • 3、说着想要举起剑来,却惊异的发现断念剑凝固在空中,呜呜作响,半点都不肯动。它跟随花千骨已久,虽还达不到人剑合一,完全臣服,但是亦有灵性,怎么肯出剑伤她。
    • 4、戒酒是一种快乐,不再有痛苦的煎熬,享受到身心合一的快乐。
    • 5、这美丽的风景之中成为一景,达到人景合一
    • 6、心态、目标、时间管理三者的集中点就是在行动上,三者的表现特征也是行动。它们共同形成知行合一的统一体。

    字义分解

    • 拼音hé,gě
    • 注音ㄏㄜˊ,ㄍㄜ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GKF
    • 五行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